信息中心
【陕西省教育厅】因为爱,所以坚持:西北政法大学校友邹义的公益慈善之路
作者:西北政法大学 时间:2014-04-11 阅读数:2393

 

因为爱,所以坚持:西北政法大学校友邹义的公益慈善之路

日期:2012-04-11 17:06:51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因为爱,所以坚持。”在多个场合邹义如是感慨,“边疆情捐资助学”更是他对这句话的实践诠释。

      邹义1972年出生于宁夏银川的一个农村家庭,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先后在银川、上海、北京等地从事律师工作,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精诚服务的专业态度,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一个只能赚钱的律师事务所不是一个优秀的律师事务所,一个只会赚钱的律师不是一个优秀的律师。”邹义说。律师从业之后,邹义一直在寻找机会回馈社会。2000年,他曾向上海市浦东新区街道提供扶贫帮困资金,向上海市卢湾区贫困初、高中生提供资金帮助。2004年起,他通过希望工程捐资帮助陕甘宁革命老区、湖北宜昌三峡库区的贫困失学儿童。
      2006年10月起,邹义和安涛、何志刚、朱建军校友发起设立“君泰”奖学金,支持西部教育事业,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物质奖励,每年设立一等奖10名,每人奖励一万元;二等奖5名,每人奖励五千元,一直坚持至今。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邹义动员身边的更多朋友参加。从开始的6个学生到现在,邹义和他的朋友、同事、客户共资助了上百个孩子。
      “很多人都有好的心,但是他们不知道做好事的渠道。记得上海一家金融单位的财务总监对我说:谢谢你给我一个做好事的机会。”邹义说,就像这位朋友说的一样,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常常心怀感激。
      2011年5月到11月,在邹义的发起、协调下,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北京安达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了边疆情捐资助学温暖行动,将6万多件套奥运特供衣服和李宁牌运动鞋分发到了十几个省区的贫困学生。
      谈及数年来捐资助学的初衷及动力,邹义表示,“学人长处、记人好处、帮人难处”,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暂时遇到困境、需要帮助的学子们,看到孩子们真诚的笑容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在忙碌的日常工作之余,草原是邹义的第二个家。在那里,有他爱的蒙古族朋友,还有几十个因为他的资助才得以继续读书的少年,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巴特尔叔叔”。
      结缘草原是2008年的一天,邹义在网上寻找蒙语歌曲,无意中看到一个关于内蒙古“一对一助学”的链接,于是他打开了这个网站。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蒙古情助学网站,上面写着6个需要资助的孩子的资料,好像是很平常的事一样,我和安涛、杨玉明律师把这6个孩子分掉了,每人资助两个。”邹义说。
      当年12月,他们前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看望孩子们。当时,内蒙古的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他们把孩子接到饭馆,请孩子们吃提前三天就订好的烤全羊。
      “孩子们开始特别害羞,是那种又高兴又害羞。我就跟他们讲蒙语,带着他们唱歌跳舞。”熟悉起来,孩子们主动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唱歌、念诗,还朗诵《父亲的故土》。
      身材高大、会用蒙语问好,初次见到邹义的人会以为他是蒙古族人。但其实,他是出生在银川,家在上海,工作在北京的汉族人。或许是从小在银川长大,和内蒙古隔着贺兰山,这种“山前山后”的关系,让他从小就喜欢蒙古族文化。
      因为工作关系,邹义走遍了全国多数地方,他还是最爱内蒙古。为了学习蒙语,他专门买书来看,现在,他不仅能说蒙语单词,还能唱蒙古族歌曲。也正是因为他对蒙古族文化的喜爱,让他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结缘。
      在邹义的书架上,有一个大文件夹,里面夹得满满的是孩子们寄来的信,每一封信都附在一张白纸上,整齐地装订好。
      在和孩子们的通信中,邹义鼓励他们用蒙文写,然后他再让朋友翻译成汉语。“到了内蒙古你就会发现,当地人多爱自己的民族,多爱自己的母语。”正是因为这样,邹义总是鼓励学生们学好蒙语,热爱自己的文化。
      几年来,由于不停有学生成为一对一资助对象,也有一拨一拨的学生考上大学,邹义也数不清具体现在资助了多少学生。“目前为止考上大学的大概有30多人吧。我每年冬天都去看他们,要让他们在最寒冷的季节感到特别的温暖。”
      对于受捐助的孩子,邹义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他们每学期给资助人至少写一封信。三年里,不停有孩子考上大学,2009年邹义对他们的奖励是,每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带他们到北京或上海玩上一圈。“我带他们坐飞机、吃烤鸭,陪着他们一个一个景点逛,说真的,我的客户都从没有过这种待遇。”
      2011年,邹义律师协调启动边疆情捐资助学温暖行动,一面联系各贫困地区了解学校详情,一面与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沟通,同时制定出一整套保证捐赠衣物发到实处的执行办法,严格监督捐赠过程。从确定受捐赠单位、清点库存、联系物流,到自费实地前往部分受捐赠地区发放衣物,邹律师亲身参与,把一件件衣物送到边疆孩子手中。

      半年多的时间,邹义和合作伙伴将6万多件套衣物,分发到十几个边疆省区,他也在不停接到孩子们的来信,并给孩子们一一回信,这让他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巴特尔叔叔”。


邹义(中)和受资助的蒙古族学生合影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snedu.gov.cn/jynews/gdxx/201204/11/25894.html

原文截图: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010-51695769
返回顶部